重回下岗时代_33.国企之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国企之殇 (第2/5页)

出完美的毛坯件。到这时候,图纸设计才能算初步定型。

    好在他的上一次人生,经历了减速机厂终止合同。当时张年发心有不甘,打听到减速机厂和南方合作厂家的地址,亲自去人家那里偷师学艺,这才明白,人家是旋压制造生产线加工。

    南方那些新兴的企业,虽说企业主思想先进,头脑灵活,可他们用的大都是农民工,没有cao做和理论基础,真要像二分厂这么加工齿轮,那些农民工也干不了。

    二分厂任何一个铣工,都会使用分度卡盘,只要知道参数,就可以将齿轮在铣床上加工出来。你让一个农民工试试?他保证连铣床手轮刻度都看不懂,就别说使用什么分度头了。

    这种使用低技术素质工人的工厂,也只能搞流水线作业这样的,对工人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要求低的生产模式。但这却是以后现代化社会必须发展的生产模式,更多依靠机械和智能,尽量减少对人的依赖,大大降低成本,成倍提高生产效率。

    这是西方新的思想和以后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对工人的要求,不再是以往国企的思维模式,而是另一种全新的模式了。而国家坚持了四十多年的苏式工业体系,也最终会被这个时代彻底淘汰。

    张年发当年从南方开了眼界回来,就惦记着搞这种流水线作业。可具体估算了一下,搞这样一条生产线,最低也得投资一百多万。

    考虑再三,他还是给总厂打了报告。

    总厂负责生产的副厂长袁佩华,连批都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