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狱辛亥_第八十四章 整编与北伐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整编与北伐14 (第2/8页)

。”

    带队的军官擦了擦冷眼,哆嗦着、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大喊着回应道。

    武昌是首义之地,自然的就成了满清朝廷眼中钉rou中刺,一直都是被重点照顾的对象。袁世凯的北洋大军、张彪带出来的第八镇残部以及其他各路清军,在海军炮火的掩护下轮番上阵,整个武昌三镇几乎都浸泡在血水中。

    仗打的惨啊!

    武昌举义后,湖北民军依靠楚望台军械库里库存的各式步枪和火炮,曾经一度扩编到六万人。但是在近一个月的防御战中。无论是起以前的老兵,还是起义后招募的新兵,全都死伤惨重。再加上黄兴的瞎指挥,光是反攻汉口,被清军打死和淹死的革命军就有三千多人。

    如此惨烈的战况下。能活下来的造成了老兵油子。除了运气好,眼头见识自然也不会差。对面湖北民军的巡逻队大约有二十人。差不多是新军一个棚(班)多点的兵力。领头的是个中尉。刚才枪声一响他就本能的迅速卧倒,趴下的一瞬间就抵达了几个滚,躲到了墙角。

    清末重建编练新军之时,满清朝廷原本打算在新军每个镇(师)增编一个机炮营,每个营装备24挺马克沁重机枪。但是由于新军基本上都是地方出资编练,因此除了由朝廷赋税直接供养的北洋军。其他的新军各部装备都是良莠不齐,更不要说马克沁了。武昌起义之后,除了几挺老掉牙的加德林十管手摇式机枪,革命军几乎没有机枪可用!和各路清军打生打死的激战了一个月。这种圆鼻子的水冷极强让革命军吃紧的苦头!对面墙头上布置的那两门炮他没见过,但是架着的那三挺机枪化成灰他都认识!

    作为领队的军官,面对对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