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开源节流 (第2/6页)
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被集中使用,当时还活着的德国空军所有王牌飞行员全都集中到这支部队,但是面对熟练占优的盟军p51机群,多次空战下来确实输多胜少。无法阻止日益加强的战略大轰炸,自然也不能挽救德军战败的命运。)。与其让少数人装备先进的武器,不如让所有的人都能用上稍差一些的装备。尤其是进入阵地战后,武器不一定要多先进,但是数量一定要经得起消耗!举个例子,抛开人员素质和国家体制不谈,如果单论装备的话抗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三八大盖和歪把子轻机枪对上民国政府的德国原装毛瑟98(仿制后成为中正式)、捷克原厂zb26,能占到便宜,鬼才相信!三八大盖除了后坐力小、精度高、弹道稳定外实在没啥优点,比起栓动步枪中最好的毛瑟98绝对讨不到便宜。再说歪把子,这种奉行极端节约钢铁和人力的轻机枪居然差劲到连射击的时候都需要往子弹上涂油的地步。可以说当时至少在轻武器质量方面日军绝对不占优势,但是为什么小日本还能侵占中国的半壁江山呢?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民国政府缺乏系统的军工产业链,有点技术含量的基本上什么都要靠卖!75毫米以上的火炮和炮弹还有坦克、飞机、大口径重机枪之类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全指望着从国外买。就连造枪的钢铁也是从德国和瑞士购进,后期在丢失了东南沿海之后外援断绝才被迫采用国产劣质钢材,结果导致当时生产出来的汉阳造和中正式射程和质量全部缩水,自产的捷克式轻机枪也存在弹夹开裂、枪管磨损的毛病。装备和武器都不占优势,再加上错误的指挥战场上一败再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什么都要从零开始,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要多苦逼就有多苦逼。自从穿越后,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