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狱辛亥_第一百一十八章 嘴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嘴炮 (第2/7页)

犹太人随着波兰的被吞并,隶属于沙俄帝国的管辖之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约有五六百万的犹太人在沙俄帝国境内居住。占当时全世界犹太总人口的1/3[1]。数量众多的犹太人在俄国境内却属于少数民族,斯拉夫人对于境内的少数民族一向是不怎么友好,更何况这些“恶名在外”的犹太人。

    从18世纪末起,沙皇政府就一直对其境内的犹太人实施限制和迫害的政策。这种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实行‘栅栏区”制度(即在一些远离沙俄国家中心的边远地区划出一定的区域,让犹太人集中居住,以此限制犹太人的活动);其二是推行民族同化政策,集中表现在宗教和文化方面。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度改革,并揭开了沙俄现代化的历史序幕。由于受到当时西欧平等、自由和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亚历山大二世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俄国犹太人的状况。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时期被俄罗斯犹太人称为‘黄金时期‘。但随着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犹太人短暂的‘黄金时期‘就宣告结束,一股新的反犹主义的恶浪再次扑面而来。

    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遭到革命党人刺杀身亡。由于有犹太人涉嫌其中,反犹主义在俄国境内空前高涨。所有的非犹太俄国民众都参与了这场血腥的反犹运动,并且首开了集体迫害和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先河。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继承者亚历山大三世也在其顾问康斯坦丁.波贝多诺斯策夫‘消灭1/3犹太人、驱逐1/3犹太人和同化1/3犹太人‘的疯狂计划的影响下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反犹政策。在政府的默许和支持下。俄国民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