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长痛不如短痛 (第1/4页)
大军开拔后,便分作了三截。 李常笑所属的左军在最前,然后才是主帅商博的中军,右军在最后。 如此分布是基于兵种,左军拢共十万将士,多骑兵,机动性强。 若是行军途中有变,可最快传达信息。 李常笑细细思考了一下,这可不就是探路石嘛。 即便如此,也没有什么可以埋怨的。 此次出征的四十万秦军士卒,骑兵只占了十五万,剩下二十五万弓兵和步兵,都得靠脚走完这上千里。 若是算上那一百一十万征发的民夫,队伍的规模还得大些。 这些只能是保守估计,因为士卒和战马的粮草消耗,还只是个约数。 军需官在算学家的帮助下,只能统计大概,还有一部分浮动的数目作为容差。 但军国大事,粮草只能多不能少,人力有限,便得依靠大河的运力。 此行秦军的大营在华阴,与魏国的少梁城只有百多里的距离。 华阴身处黄河、渭河、漕渠三大水道的交处,京都咸阳还有巴蜀粮仓都可以随时运兵运粮。 速度不快但胜在量大。 两日后,秦军主力便到达了华阴大营。 商博一声令下,大军便在此驻扎。 李常笑坐在营帐中,打量起了分发给他的舆图。 待看清了目前所处的位置,李常笑顿时来了兴趣。 三十里外便有一座山,唤作华山。 华山此时倒没有什么名声,远不及日后西岳之盛,毕竟那是道教兴起后的事。 如今与大秦的瓜葛,还只限于他的某位女性长辈,唤作李弄玉。 李弄玉极擅吹笙,最后下嫁给一个擅吹箫的男人,唤作萧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