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六:1901_第三十六章 武昌起义(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武昌起义(1) (第3/5页)

意味着,其实朝廷对于造反这样子的事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一定的免疫力的。毕竟像太平天国这样子的席卷了整个南方的运动,都在大清朝廷和洋人的配合下,也被扼杀在了摇篮中了。

    所以其实相比于太平天国,仅仅是一个四川省的动乱,在现在的那些内阁大臣的眼中,其实就是一次很小的动乱,无关痛痒的。

    当然了,还有一点就是,大清朝廷实在也是没有多余的钱财,以及多余的军队能够派往四川进行平叛了。因为虽然慈禧死了,但是慈禧欠下的那些款项可不会随着她死了就风消云散了。

    而且这种钱越欠越多的趋势,在慈禧死后似乎变得愈演愈烈了。

    ~~~~~~

    武汉三镇,驻扎着第八镇的新军。第八镇的统制又叫做张彪,而张彪其实是当时的张之洞,一手提拔上来的,属于正规的湖北清军的嫡系。

    而三十六镇,其实是清政府推行新政之后才出现的。三十六镇新军再出现不久之后,就被改为常备军制,并因人数的增加,故以改编作镇、协、标、营、队、排、棚,各级军官改称统制﹑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

    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镇就相当于现在的师的单位,而后面的协、标则是相当于旅、团,而营,排则是后来的相同的意思,而队,棚则是连,班的意思。

    每个镇下辖两协,每一协有下辖两标,而标之后面的基本上都是一标对三营此类的,一对三的比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