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_第3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节 (第3/6页)

就是修学堂,让孩子们多学习。第二就是修水利,这两件事都是荫庇子孙后代。”

    她想说都江堰,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实物,万一真有,自己不好解释。

    老宋捏着胡子皱眉:“水利耗时耗工,还需要占用土地,可不是随便能动的,需要跟县令通告,让工房测绘才可以施工!”

    江枝一听就知道没戏,要县衙出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等工房派人来勘察后再绘图,只有这一个月时间黄花菜都凉了,自己还是搞搞徐家村的吧!

    不过她还是提醒宋亭长:“梨花镇外面的河堤可以搭些凉棚,说不定夏天时还能吸引人来摆摊设点做些买卖。”

    梨花镇街道短、场地小,每次逢集就拥挤得水泄不通,农户想卖几个鸡蛋都摆不了摊,非常不利于商业发展。

    去年冬天时河道挖了淤泥堆放在两岸的树下,只需要平整出来,就是一片露天集市。

    若是铺上石片,那就是高规格的购物广场。

    宋亭长一听,这事好办,不用多大花销,让人在河边用竹搭起棚子,赶集时还能多收一文钱的费用。

    哪怕到夏天涨水时,那些竹棚子被冲毁也不心疼,砍竹再搭就是。

    他满意点头:“看样子是需要多出门走走,见多才识广。”

    两人各有心思一拍而散,宋亭长回去找其他村民砍树搭屋。

    江枝则安排村里修堰塘,又给学堂多盖了两间办公室。

    田贵他们早已经挖完麦冬,十亩地也重新上肥,准备第二年春天再种麦冬。

    麦冬亩产一百斤,每斤收购价五十文,十亩地三年总收入五十两银子,对比起来农活多几倍的粮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