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除弊政显成效 (第4/4页)
部大臣,上朝是不需要带笏板的。这时他站出来一拱手:“陛下有何吩咐!” “将樊楼的掌柜杂役都放了吧,回去让他们继续经营。不过这收入归朝廷,另外朝廷给他们发放薪资。” “遵旨!” 由此这樊楼成了大宋类似于现在的国企了,由朝廷接收管制。 第二日,户部被挤破了头。各部官员纷纷上报自己的资产,因为皇上下令不追究了。只要你补交完商税还可以变卖给朝廷。虽然是个空头欠条吧,总比被无孔不入的虎衙司查抄了的好。 汴京的百姓也沸腾了,皇上布告天下,减免百姓赋税,还耕于民。 失地的百姓朝廷重新分发土地,分发的土地你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买卖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 朝廷补给你种苗,秋收时按一定比例缴税,因此耕地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 至于那些被兼并的土地,朝廷全部回收。若是你不卖,可以,虎衙司走一趟。 仅仅半个月,朝廷的赋税几何倍数的增长。赵桓又下令继续减低耕地赋税,但同时加大了征收商税的力度。 除了兴修水利,募兵,农民基本不再增加别的徭役。赵桓想大力发展生产,与民生息。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仅仅一个汴京城,就已收到四百多万贯税收,国库瞬间充盈。 但同时朝廷的欠债更是多的惊人,欠债一亿三千多万贯。这些赵桓倒不在意,有钱就还点,没钱拖着。这样做至少一定程度缓和了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PS:码字存稿,等上架。吃货小联盟的大宋昏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