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8 (第4/4页)
有生之年很有可能也是看不见的。 沈路有点惋惜,更多的却是佩服。 他像是看到几百年前的自己,幼稚而过于理想化。曾经他看不起这种冒着傻气的热情,而现在他觉得这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没有人能轻视一个为梦想付出一切的人。 继寻后来去了北平,继续他哲学研究的专业兴趣。而随着战事吃紧,很多大学都迁往了内地,沈路也和纪罗洋一起去了重庆。 他和继寻一直保持着信件联系,但他一直没有告诉他子伊的事,继寻大概出于避嫌也从来不主动提。直到有一封信,沈路对他说了子伊的情况,但没有收到回信。自此以后,两人断了联系。在那个信息并不通畅的年代,很难说这种失联意味着什么。 那次,在去往重庆的火车上,沈路看着窗外稻田,水稻一片片金灿灿的,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着,像海一般微波荡漾,悠闲而随和。简直难以想象这里曾经遭遇的战祸,简直难以想象战争将会给这片土地带来什么。毕竟这一切看起来这样安谧。 远处山林绵延起伏,层层叠叠碧绿青葱,天空澄澈蔚蓝,秋季阳光正好。这里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承载着人们的期望,一年年丰收与团聚,仿佛接下去也当如此。 看着这样的风景,沈路想起继寻,忽然就明白了。自己那些顾虑和那些不甘,在这世间万物面前竟是那般渺小。 直到很久以后,有人仍旧会疑惑,在那样一个连生计都成问题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理想。在那个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自己认同的道路能否走通的时候,就有那么些人义无反顾地上前了。 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