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章 心态变化 (第2/4页)
崇祯皇帝目光扫视了过来,道:“张卿,可有合适人选建议?” 张国维还的确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他毫不犹豫地说道:“臣愿意举荐蓟镇总督赵光抃出任督师。” 听到这个名字时,崇祯皇帝不由得微微一愣,这一次入卫的总督当中,除了辽东总督范志完以外,便是蓟镇总督赵光抃,让他来担任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且赵光抃本人的能力也相当出众。 赵光抃是九江府德化县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赵赞化宫至工部郎中,而他也相当争气,于天启四年乡试中举,五年联捷成进士,而后便接连担任工部都水主事,继任淮安清江关提举司副提举、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与郎中、太仆寺少卿等职务,拥有极为丰富的政治履历,颇受大司马杨昌龄赏识。 但是,与当时的很多文官一样,赵光抃也深感大明朝在军事上的没落,他才气雄豪,爱议论军务,与当年的袁崇焕性情一般无二,且在崇祯十年时被派往蓟辽巡察边务,在周历数千里后极为熟悉边塞的情况,于是他便向朝廷上奏十二条良策。 崇祯皇帝对于赵光抃还是比较赏识的,很快就升赵光抃为密云巡抚,等赵光抃赴任后没多久,他就受到了密云监军邓希诏的多番抵触,后来赵光抃便告发邓希诏jianian谋通敌,本来是铁板钉钉的罪行,结果因为前来核查情况的太监与邓希诏有私交之谊,反而使得赵光抃反坐罪,充军广东。 等时间来到崇祯十五年时,大明朝形式变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