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3章 庶子高门(87)三合一 (第4/14页)
天早上,温云山该带着人来复命了。”四爷说着,就叹了一声,“五万人基本没留下俘虏,这个……你要有心里准备。” 五万人啊! 林雨桐的手有点颤抖,“我知道!这战场想打扫干净,只怕……有点费事。” 四爷一看她的神情,就马上转移话题,“要不是想办法放着五万人进关,边关当时就有八万精兵压境。可戍边军这两年……军饷只能领到一半,因为,实际的人数并没有报给朝廷的多。说是十万人马,可是连六万都不足。” 林雨桐就了然了。只有一半军饷,自然只能养活一半的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朝廷供应不上,将领又能如何。 “再加上兵器好些年都没有维修更换,军服军被这些最基本的物资都供应不上,战斗力可想而知。”四爷看向林雨桐,不用她问,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缓缓的道来,“不到六万人,对阵对方八万精兵,戍边军没打就先泄气了。又因为端王妃的指使,戍边军中有一部分端王的势力,起了哗变。军心动摇。虽然当时就被镇压了,但谁也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隐藏的更深的人。如此一来,此消彼长,军中将士根本就没有一战的决心。靖安侯到了以后,这才将人心稳了下来。可是还是那句话,积重难返!他也不能凭空变出军饷粮草来。当时那样的境况,唯一能做的就是分兵。我当时刚好收拢了破弩军,我之前就告诉过你,破弩军中当时是暗卫中退役的一部分人被老谨国公收揽过去,组建起来的。这些年谨国公府除了供给,别的事情上根本就没插手。他们自有他们的一套体系。他们能在边境这么些年,而悄无声息,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当地的官府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壮大自身的办法,并不是从周边的汉家百姓那里募兵,而是直接去北辽境内,将在北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