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回应 (第2/4页)
可要小心悠着点。”回酒店的路上,冯远政半开玩笑半告诫的说道。 “是啊,风头都被你抢光了,我们都成你的陪衬,记者都关注你去了,看都不看我们,要不剩下的行程你一个人搞定吧,反正也不多。”陈昆也开起了玩笑。 “放心,我没那么膨胀,”李旭摆了摆手,“说实话,没有那么多老前辈给我站台,也不可能吸引到这么多观众啊。” 说着看向冯远政:“马上就是最后一站,冯老师,还得麻烦你和昆哥帮着我一点,要是说错话了,得想办法兜回来。” 陈昆只是附和着示好,冯远政是真的话里有话,好歹是人艺的老前辈,即使有些事情李旭没有透露,人家依然看得很清楚。 本来在路演宣传的时候,李旭的年轻就是一大重点,刚刚二十出头的小子,拉了5000万的投资,还有这么多腕儿给他捧场——他为这部电影也算是豁出去了——很难不让人好奇。 这家伙什么来头,能不能拍好电影啊?这些念头一起来,总会有人因为好奇进电影院。 更何况前期宣传重点集中在大投资和明星扎堆上面,哪怕香港那边就一个刘德桦,还特么是客串——这年头从电影圈到观众,对大投资和大明星的迷恋,那可比十年后强多了。 如此一来,最先冲大制作去看电影的那批人,后知后觉的发现还有看点,在本来就冲这个去电影院的人的影响下,可能再次去看。 这样口碑就会慢慢流传开来,吸引更多的人进电影院,毕竟,路人观众的多寡,永远是一部电影能不能大爆的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