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达 (第4/5页)
向前狂奔,一边向他大喊道:“马大人、马大哥,我求求你,你不能睡着了、千万不能睡着了。我一定要救你、一定要救你,你坚持住啊......坚持住......”。 杨林的泪水止不住的向外飞逝,无以言状的悲愤充满了胸膛。沈阳城中,他没救得了杜松;萨尔浒山上,他没救得下两万大军;铁背山下,他没救得了自己的父兄;如今在富叉河畔,难道还再要失去这位马备御? 此时后金军的攻势依然不断,压迫车阵中的明军逐步向左翼后退。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一旦一方向后慢慢退,只要不是事先安排好的,那么就有可能由慢慢退变成快退,最后变成彻底的败退。 就在这最危急的关头,在离此三里远的南方路口出现了明军的援军。这支援军其实是因始终缺粮,导致行动迟缓的朝鲜军和一部分明军。 朝鲜军共有一万三千人,分左中右三营。由姜弘立任元帅,金景瑞任副元帅,李民寏为幕僚。其左营主将为金应河,右营主将为李有吉,中营主将由姜弘立担任。 另有文希圣、李一元、朴兰英、郑应井、金元福、安汝讷等人为将(见《朝鲜李氏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十一年)。 与朝鲜军一同到达战场的还有二千大明浙兵,由浙兵备御周翼明为将,海盖兵备副使康应乾为监军。 明军浙兵与朝鲜军并不是同一条路,而是位于战场的西南侧。所以他们到达战场时正位于镶黄旗南方一里半处。 周翼明的浙兵发现了敌军镶黄旗正在攻打明军车阵,便迅速调整阵形,迅速由侧后向敌军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大凌河备御杨应宗伤重不治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