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 (第2/6页)
朕以为元辅先生已经做的极好极好了,日拱一卒,今日派了御史,明日就能查出什么,后日就可以再深入了解,路一步一步走,饭一口一口吃,就像种地一样,今日打秧,明日就想收获,那是虚伪。” “脚踏实地践履之实,方为本务。” “君子务本。”朱翊钧却非常肯定的否定了张居正的自我否定。 这些同样是张居正教授的道理,君子务本,践履之实,这实际情况就是本,实际情况是宣府大同,早就成了晋党的后花园,能派出御史已经是大成功了,再多就不切实际了。 张居正发觉小皇帝是真的把书读进去了,因为陛下已经能把话颠过来、倒过去的说,还占了道理去。 常有理,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修养。 就是经常性的有道理,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他有理,就是常有理。 而陛下已经具备了这种基本的自我修养。 讲筵再次开始了,朱翊钧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张居正教书,并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按着篇幅去讲,而是朝中发生了什么事儿,他讲什么,用事实去说话。 因事而制礼,当事而立法。 张居正端着手,正色说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礼乐征伐:人君御天下之大柄。希:少有。陪臣:家臣、大臣。国命:国之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