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终 (第9/11页)
可见乱世中,傀儡皇帝也很难吃得到鲜rou,遑论军士百姓。 鱼虾是淮泗与江东地区的特产。中原与河北要是有鱼吃,曹cao与袁绍也不至于仰食桑葚、栗子和枣子。 鱼的吃法颇为多样,有煎、炸、烩、蒸或者切脍(即刺身)。还可以制成鱼脯(鱼干)、鱼酱或鲊(用盐和曲腌制)。 广陵太守陈登,便特别喜欢吃生鱼片(即鱼脍)。 脍炙人口的脍,便是此物;炙则是烧烤。 作为正餐的补充妆点,水果与饮料亦占据了重要地位。 彼时常见的瓜果有李子、栗子、橘子、柿子、杏、梅、梨、枣、桃等。“异域贡品”则有葡萄、(安)石榴、龙眼、荔枝。 苹果,番茄与西瓜等今日常见的水果,并不在其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时史书记载的“蘋果”与今日的“苹果”无关,其更类似“小沙果”。 苹果原产地在美洲,清朝才传入中国。 首发&:塔>-读小说 与水果有关的三国典故较多,相关人物有曹cao、曹丕、李衡等。 吴国的李衡,因家贫被妻子嫌弃,遂种橘树千株,竟因此实现了“财务自由”。 因此,柑橘树被李衡亲切地称作“木奴”。 (李)衡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汎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襄阳记》 曹cao“望梅止渴”之事,耳熟能详。 其实梅子不仅做水果,也做调味品,在先秦时代与“盐”的地位等同。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尚书说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