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器_第十五章 岁月象条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岁月象条河 (第2/6页)

紧不慢地跟着。他又收回心神,紧张地开始观察着,在哪里斩掉这个尾巴呢?他有点不忍心在这诗一样的美丽小山城,在这一地醉人的碎黄花中,留下几片肮脏的血污。

    很小的时候,他就读过《唐诗三百首》,那还是很少见的清朝蘅塘退士编撰的石刻线装本。当年破四旧时,父亲与小爷将它们藏匿在茅厕旁边的地下,才得以幸存下来。王凤下放后,无用武之地,就经常给他们四个小兄弟讲古诗词,讲四大名著,讲三言二拍,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

    王凤一肚皮学问,一个学富五车的高级语文老师,只能对着几个顽童讲古诗词,讲作者生平,讲诗词背景,讲风土人情。虽然刚开始,有点对着死猪弹琴的味道。但她讲得引人入胜,慢慢地,就给他们展开了一辐又一辐优美的画卷,让他们的思绪飞扬。

    他记得王凤在讲解李白的《过天门山》时,曾用自己的语言夸张地描述道:

    “哇,巍峨的天门山,被奔腾不息的江水拦腰劈开;碧绿的长江水向东奔流,到此处即回旋激荡,汹涌澎湃。看,两岸青山耸立,险峻的山峦遥遥相对,象一幅画轴,除除呈现在人们眼前;一叶孤舟,顺江而下,似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飘来……”

    她又讲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高超的剑术、坎坷的经历和颠沛的一生。讲盛唐“三绝”,讲诗仙与诗城的难解之缘。他记得王凤当时动情地说:

    “李白站在采石矶上的蛾眉亭里,凭栏远眺,一望无际的长江,滚滚东去。诗人纵情诗意,泼墨挥毫,对月当歌,在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