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红巾军闯江浙连破五城 克镇 (第12/13页)
他闻讯深感意外,到秦从龙的灵堂祭拜时,悲从心起,忍不住哭泣。随后厚恤家属,命令镇江有司(有职权、具体办事的官吏)料理葬事。 当初,秦从龙到金陵结交朱元璋后,向他推荐了一个叫作陈遇的教授。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州(今山东曹县)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今南京),子孙因而居住金陵。 陈遇天资沉潜,好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路儒学教授(正九品),不久弃官归隐。学者们称其静诚先生。 陈遇拜见朱元璋后,经过交谈,朱元璋大悦,遂留下参与政事。两人时常密议,日显亲密信任。随后,正式发书聘之,并以伊尹、吕不韦、诸葛亮比喻陈遇。 不料,当朱元璋自称吴王,授予陈遇供奉司司丞一职时,他竟然推辞不为。 朱元璋开国后,三授其翰林学士,陈遇皆辞不为。后来赐其肩舆(轿子)一乘,卫士十人,保护陈遇出入。这个待遇,岁数较大的陈遇倒是愿意接受。 一般人认为这是大明皇帝的恩宠,实则是朱元璋因受教于他,以表感恩。陈遇虽未当官,朱元璋遇到某些隐秘的为难之事亦请教于他。 明洪武三年(1370年),陈遇奉命到浙江廉察民情。返回后,朱元璋赐给金银玉帛,授予他中书省左丞(正二品),陈遇推辞不就。第二年授予礼部侍郎(正四品)兼弘文馆大学士,他还是推辞。 西域进贡良马,陈遇引用西汉的典故进谏。朱皇帝任命他为太常寺2少卿(从四品),陈遇坚决推辞。强迫他,也不同意。最后任命为礼部尚书(正三品),依然坚决推辞。朱元璋沉思良久,似乎理解,顺从了他,从此不再强迫他做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