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耿炳文护长兴击溃周军 朱元 (第6/10页)
水师乘坐魛鱼舰从长兴水寨出发,进入浩瀚的湖面,直奔太湖北部马迹山。 隋朝时,太湖三分,隶属湖州、苏州、常州三郡,马迹山一带归属常州。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常州才子许必胜科场扬名,是毗陵(今常州市)考取的第一名探花郎。于是马迹山被赐名迎春乡,属毗陵府武进县管辖,但岛名仍叫“马迹山”。 马迹山的东北部,平面形如马头。东南部略为三角形,像两条并排的兽腿。西南部北宽向南渐窄,像奔兽的后腿。现在修建的环山东路和环山西路已经把整个马迹山的轮廓勾勒出来,但是背部高隆,且西部无突出水面的较长地形比作马尾。观看其平面图,与其说是像一匹腾空的骏马,不如说更像一头正在站立起来的熊。 马迹山简称马山,春秋战国时称夫椒山,雄踞太湖的西北部,曾是太湖的第二大岛屿,现在已与陆地雪堰镇南面的半岛相连,设置了马山镇。其东北方约20公里的太湖岸边是无锡城。 吴军如果占据了马迹山,此地则变成无锡城背后的一把尖刀。张士诚接到探报后,心急如焚,急忙命令大将吕珍从太湖东边的山西湾发兵,西进拦截。此时,东南风一阵阵吹拂。吕珍的水师大船升起大帆,乘风破浪,疾驰湖心,气势汹汹地挡住了俞通海的水军。诸将看见形势不妙,有些恐慌,打算调头撤退。 俞通海严厉制止道:“不可!敌众我寡,撤退更加危险,势必被动挨打。不如正面迎战!” 随即身先士卒,命令自己的帅船迎头而上。前甲板设置了一排移动式战墙,后面是5排身穿盔甲的弓箭手。 当进入30米距离,双方频频放箭。一支流箭射中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